南京、杭州、北京创新创业政策和招商引智新办法!
日期:2018-01-27 00:00:00  发布人:[db:来源] 

南京·开办创投投资企业最高奖励1500万,房补最高3000万南京、杭州、北京创新创业政策和招商引智新办法!2月26日,南京市金融办出台《关于扶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为了吸引VC/PE机构,六朝古都南京甩出大手笔,热情向全国创业投资机构张开怀抱:开办创投投资企业最高奖励1500万,房补最高3000万!细则中对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从开办、增资到购房、租房以及税收、配套服务等方面都规定了详细的扶持举措,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不等金额的奖励和丰厚的购租房补贴。具体如下:在开办奖励方面,对股权投资企业实缴到位资本分成了5档,其中对实缴到位资本在30亿及以上的奖励1500万元;对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管理资产规模也分了5档,管理规模在50亿及以上的同样奖励1500万。在房补方面,对入住江北新区或南京建邺高新区的股权投资机构,自用办公用房按购房价最高10%的比例给予补贴,最高补贴不超过3000万,不过10年内不得对外租售;租赁的办公用房,申请补贴最高不超200万。另外,细则还特别规定,对有重大意义的股权投资机构(实际管理规模100亿元)落户南京的,可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予以特别安排。千万重赏背后,南京的意图不难理解,江苏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民营经济的集结地,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发力创新,各类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在一些领域仍相对薄弱。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整个江苏省也很难找出几个知名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在这个方面既比不上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也被临近的杭州远远甩开。此次对创业投资机构的扶持,可以说是从另一个角度推动本地科技创新。在投资机构进来之后,有了资金的聚集,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南京创业发展,无疑是推动本地科技创新的最快捷方式之一。杭州·发2018年一号文件,加强众创空间建设南京、杭州、北京创新创业政策和招商引智新办法!杭州政府给创客和众创空间发放了最合心意的“开年红包”——杭州市政府2018年的一号文件。文件简明有力,迅速刷屏创客圈。其中,文件提到的关于“培育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加快创业创新项目和产业融合,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双创”,打造细分领域垂直孵化生态,建立行业细分领域垂直化创业生态链,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研发创新产品,加速优质项目转化,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的目标要求,更加坚定了众创空间发展的信心。这一文件的几个亮点值得关注。在已有市级众创空间基础上,择优培育专业化示范、国际化示范众创空间20家以上,形成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要素汇集、孵化主体多元、创业创新服务专业、创业创新活动丰富、各类主体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将市级众创空间定位于孵化早期创业项目,分为标准化众创空间、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国际化示范众创空间。其中提出要培育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加快创业创新项目和产业融合。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双创”。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提出在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含备案)的众创空间全面推广“工位注册”制,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在财政扶持力度上,杭州的政策显示出其在众创空间的发展上注重“专业化”“投资”的功能。1、2018—2020年期间,每年分别给予国家、省、市级标准化众创空间不超过30万元、25万元、20万元的资助,专项用于房租、宽带等空间运行费用;2、市级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运营,补助在市级标准化众创空间基础上进行补足,每年不超过50万元,专项用于提升其科研设备、检测设施、小试中试平台等研发能力建设;3、市级国际化示范众创空间运营补助在市级标准化众创空间基础上进行补足,每年不超过50万元,专项用于鼓励其积极与国外技术服务机构、创业孵化机构、创投资本开展合作,构筑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创新创业资源服务平台。4、众创空间内的企业(项目)获得融资或被非控股母公司收购的,对所在的众创空间按照不超过企业(项目)前两轮融资(天使轮和A轮)总额的2%进行资助(具体比例根据申报资助总额和财政预算确定);5、企业(项目)完成融资后在杭州市注册的,原则上对所在的众创空间按照每个企业(项目)不超过50万元的额度进行资助,单个众创空间每年资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6、鼓励众创空间举办若干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创业活动,促进人才和资本等创业要素在我市集聚。由市科委根据众创空间发展需求向社会征集全市性创业活动计划,并从中甄选部分活动项目予以资助。每年受资助的创业活动总数不超过10项,单项活动资助额不超过该活动实际发生费用的5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中关村·人才20条政策发布 多项为全国率先提出南京、杭州、北京创新创业政策和招商引智新办法!南京和杭州的政策是扶持机构,北京中关村则把关注点放在高水平人才引进上。近日,中央组织部、科技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等5家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会同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政策文件(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0条改革新举措,多项为全国率先提出。《若干措施》共提出了20条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方面,提出了5条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解决“进得来”的问题。——在申请永久居留方面,在之前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子女享受永久居留“直通车”政策的基础上,此次新政将允许中国籍高层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及子女,也可以通过“直通车”程序申请永久居留,这样就实现了对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的全覆盖。——在便捷出入境方面,考虑到来京的外籍知名专家学者及中关村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外籍员工,主要以短期签证入境,每年多次入境需频繁办理各种手续,程序较为繁琐,这次的政策创新将允许来中关村的外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关村企业的境外员工,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的访问签证。对来京探亲等处理私人事务的外籍华人也将签发5年以内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二是在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方面,提出了6条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解决“留得下”的问题。——提出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在中关村示范区内担任新型科研机构法定代表人,增强了对新型科研机构直接引进外籍顶尖人才,争取国际科技竞争主导权的政策支持。——在承担科技项目方面,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中关村示范区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同时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领衔承担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三是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方面,提出了4条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解决“干得好”的问题。——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建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举办国际人才大会,通过发挥这些市场化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的作用,来增强联系和集聚国际人才的能力,提升中关村在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中的影响力。——支持人才中介机构特别是国际人才中介机构发展,提出了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业监管措施、降低外商投资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鼓励更多国际知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在京发展。四是在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方面,提出了5条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解决“融得进”的问题。——简化外籍人才办理住宿登记手续,对在京有稳定住所或固定工作单位的外籍人才,实现便捷化网络等方式登记,节约时间和成本,将更好地吸引经常往返中国与海外的外籍人才。——支持相关保险机构开发设立针对外籍人才的保险产品,推出更多符合他们需求的健康保险、医疗保险等产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外籍人才安心在京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吸引更多外籍人才来中关村发展。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Baidu
sogou